2025年全国开设传播与策划专业大学排名显示: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和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以其卓越的学术实力和影响力排名分别是第一和第二。不同地区的院校在传播与策划排名中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山东、河南、广东、黑龙江和江苏等地区的院校在排名中表现突出,这些地区的传播与策划专业教育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

2025年开设传播与策划专业大学排名中: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一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第二位、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排名第三位以下是具体详细列表:
| 排名 | 院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专业排名等级 |
|---|---|---|---|
| 1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3 |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4 |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5 |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传播与策划 | -- |
| 6 | 扬州市职业大学 | 传播与策划 | -- |
| 7 |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传播与策划 | -- |
| 8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9 |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10 | 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传播与策划 | -- |
| 11 |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12 |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13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14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传播与策划 | -- |
| 15 |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16 | 新疆职业大学 | 传播与策划 | -- |
| 17 |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18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19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0 |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1 | 宁波财经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2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3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4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5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6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7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8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29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传播与策划 | -- |
| 30 |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31 |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32 |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 传播与策划 | -- |
| 33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34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35 |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36 |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37 |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38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39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40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41 | 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42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43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44 | 上海立达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45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46 |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 47 |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 传播与策划 | -- |
该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较熟练的广告营销策划技能、写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既懂得广告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掌握广告运作程序熟悉广告市场运作全过程,具有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管理能力,富于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优秀的实用性广告专门人才。经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让学生具备从事客户代理、信息调研员、网络操作员、信息服务中介机构业务员、企事业单位文员;传播机构业务员、数据库管理员、产品营销策划、广告营销策划、公关等工作的专业能力。
全国开设传播与策划专业大学排名的评级标准综合考虑了学术声誉、研究成果、师资力量和学生评价等多个维度,这种多维度的评估体系能够全面反映院校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地位,保证了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