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招生信息安全专业的大学有:中国民航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华侨大学、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学。其中中国民航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88分、其中北京印刷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为:559分、其中北方工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为:597分。
1、在河北中国民航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88分、对应的位次为23055。
2、在河北北京印刷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59分、对应的位次为46811。
3、在河北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97分、对应的位次为17561。
4、在河北华侨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对应的位次为29456。
5、在河北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对应的位次为94287。
院校名称 | 招生方向 | 学科 | 批次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方向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智能汽车安全) | 539 | 68573 | |
天津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90 | 21772 | ||
青岛工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475 | 163064 | ||
重庆移通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482 | 151581 | ||
南京邮电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616 | 8750 | ||
江西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在赣州三江校区就读) | 567 | 39432 |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474 | 164692 | ||
湖北民族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47 | 59388 | ||
北京印刷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数字版权保护) | 559 | 46811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一、二年级在常州市天目湖校区就读,三、四年级在南京市将军路校区就读) | 626 | 5657 | |
无锡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46 | 60449 | ||
长春建筑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454 | 197430 | ||
新疆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488 | 141822 | ||
安徽理工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80 | 28695 | ||
淮北师范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65 | 41291 | ||
重庆邮电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本项目双学士学位为(信息安全+法学)) | 602 | 14866 | |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在大一学年永川校区,后续学年巴南校区就读) | 482 | 151581 | |
玉溪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00 | 122624 |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88 | 23055 | ||
新疆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88 | 23055 | ||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19 | 94287 | ||
中国民航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色弱、色盲不宜就读) | 588 | 23055 | |
石家庄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17 | 97045 | ||
玉林师范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498 | 125913 | ||
海南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98 | 16972 | ||
北方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97 | 17561 | ||
河北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78 | 30257 | ||
山东科技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89 | 22433 | ||
长春工业大学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62 | 44007 | ||
河北金融学院 | 物理 | 本科批 | 信息安全 | 527 | 83566 |
信息安全专业是管理网络安全的一个专业。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科所要求的基本修养,使学生具有本学科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努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既可以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又可进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