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新高考广西601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来高考小编根据高考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广西601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上海大学分数线为595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中央财经大学分数线为602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安徽医科大学分数线为593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东华大学分数线为589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华南师范大学分数线为592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中央民族大学分数线为585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院校名称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批次 |
---|---|---|---|---|
西南财经大学 | 四川 | 历史类 | 593 | 本科批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物理类 | 584 | 本科批 |
东华大学 | 上海 | 物理类 | 589 | 本科批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596 | 本科批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90 | 本科批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 | 物理类 | 587 | 本科提前批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 河北 | 物理类 | 585 | 本科批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 | 历史类 | 588 | 本科批 |
华东政法大学 | 上海 | 历史类 | 588 | 本科批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历史类 | 591 | 本科批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92 | 本科批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85 | 本科批 |
首都师范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591 | 本科提前批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物理类 | 599 | 本科批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592 | 本科批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 | 物理类 | 593 | 本科批 |
中国药科大学 | 江苏 | 历史类 | 586 | 本科批 |
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87 | 本科批 |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 | 物理类 | 592 | 本科提前批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陕西 | 物理类 | 594 | 本科批 |
深圳大学 | 广东 | 历史类 | 598 | 本科批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 物理类 | 585 | 本科提前批 |
陆军工程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97 | 本科提前批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601 | 本科批 |
联勤保障部队工程大学 | 重庆 | 物理类 | 585 | 本科提前批 |
四川大学 | 四川 | 物理类 | 597 | 本科批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87 | 本科提前批 |
山东大学(威海) | 山东 | 物理类 | 596 | 本科批 |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 | 历史类 | 590 | 本科批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河北 | 历史类 | 586 | 本科批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595 | 本科批 |
军事航天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02 | 本科提前批 |
南京师范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89 | 本科批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 | 物理类 | 590 | 本科批 |
东北大学 | 辽宁 | 物理类 | 597 | 本科批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物理类 | 603 | 本科批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588 | 本科批 |
北京语言大学 | 北京 | 历史类 | 585 | 本科批 |
江南大学 | 江苏 | 物理类 | 599 | 本科批 |
西南大学 | 重庆 | 历史类 | 591 | 本科批 |
西北工业大学 | 陕西 | 历史类 | 602 | 本科批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 | 物理类 | 602 | 本科批 |
东北电力大学 | 吉林 | 物理类 | 586 | 本科批 |
国际关系学院 | 北京 | 物理类 | 591 | 本科提前批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 | 物理类 | 585 | 本科批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 | 历史类 | 585 | 本科批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广东 | 历史类 | 594 | 本科提前批 |
空军预警学院 | 湖北 | 物理类 | 591 | 本科提前批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四川 | 物理类 | 588 | 本科批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 | 历史类 | 603 | 本科批 |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内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52-1953年,先后汇聚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成四川财经学院,是建国之初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的四所财经高校之一。1960年后历经分设、合并、更名等,于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金融行业背景和出色的金融学科优势。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