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6年黑龙江物理类635分左右的考生,可以参考2025年黑龙江高考录取数据来选择相近的大学。这些大学有的是公办有的是民办院校,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北、江苏、湖南、湖北等省份,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武汉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考生和家长可以作为初步参考。

| 院校名称 | 性质 | 所在地 | 科目 | 分数线 | 位次 | 批次 |
|---|---|---|---|---|---|---|
| 中国海洋大学 | 公办 | 山东 | 物理类 | 602 | 5669 | 本科批 |
| 东华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86 | 8497 | 本科批 |
| 山东大学 | 公办 | 山东 | 物理类 | 615 | 3888 | 本科批 |
| 中南大学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615 | 3888 | 本科批 |
| 华东师范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97 | 6501 | 本科提前批 |
| 上海电力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88 | 8081 | 本科批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物理类 | 603 | 5517 | 本科批 |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93 | -- | 本科提前批 |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物理类 | 626 | 2641 | 本科批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86 | 8497 | 本科批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602 | 5669 | 本科批 |
| 深圳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588 | 8081 | 本科批 |
| 中山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631 | 2182 | 本科批 |
| 吉林大学 | 公办 | 吉林 | 物理类 | 588 | 8081 | 本科批 |
| 湖南大学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601 | 5843 | 本科批 |
| 河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物理类 | 586 | 8497 | 本科批 |
| 中央财经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07 | 4925 | 本科批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591 | 7531 | 本科批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93 | 7181 | 本科批 |
| 兰州大学 | 公办 | 甘肃 | 物理类 | 588 | 8081 | 本科批 |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 | 广东 | 物理类 | 621 | 3167 | 本科提前批 |
| 广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广西 | 物理类 | 604 | 5362 | 本科批 |
| 中国农业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06 | 5080 | 本科批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物理类 | 588 | 8081 | 本科提前批 |
| 华东政法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616 | 3759 | 本科批 |
|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 公办 | 安徽 | 物理类 | 587 | 8285 | 本科批 |
| 中国政法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617 | 3653 | 本科批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94 | 6983 | 本科批 |
| 北京体育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92 | 7345 | 本科批 |
| 苏州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95 | 6822 | 本科批 |
| 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江苏 | 物理类 | 592 | 7345 | 本科批 |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601 | 5843 | 本科提前批 |
| 广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605 | 5206 | 本科批 |
|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609 | 4659 | 本科提前批 |
| 武汉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634 | 1950 | 本科批 |
| 西南交通大学 | 公办 | 四川 | 物理类 | 595 | 6822 | 本科批 |
| 华东理工大学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593 | 7181 | 本科批 |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公办 | 山东 | 物理类 | 636 | 1804 | 本科批 |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592 | 7345 | 本科批 |
| 东北财经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584 | 8893 | 本科批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601 | 5843 | 本科提前批 |
| 山东大学(威海) | 公办 | 山东 | 物理类 | 605 | 5206 | 本科批 |
| 北京工业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95 | 6822 | 本科批 |
| 上海海关学院 | 公办 | 上海 | 物理类 | 604 | 5362 | 本科提前批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物理类 | 585 | 8689 | 本科批 |
| 军事航天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88 | 8081 | 本科提前批 |
| 重庆医科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物理类 | 584 | 8893 | 本科批 |
| 西北政法大学 | 公办 | 陕西 | 物理类 | 586 | 8497 | 本科批 |
| 大连理工大学 | 公办 | 辽宁 | 物理类 | 629 | 2365 | 本科批 |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公办 | 北京 | 物理类 | 585 | 8689 | 本科批 |
注:表格中的大学分数线来自各省教育考试院,表格根据考生分数,向上浮动2分整理。由于文章字数限制,只展示50个大学分数线,更多院校请使用【高考志愿】查看!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爱国奋斗精神和卓越品格追求。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广东省及广州、深圳、珠海等驻地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山大学发扬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
历史源远,弦歌不辍。学校前身是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中原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优质的财经、政法教育资源,于1953年5月分别成立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9月,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1971年12月,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1978年1月,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84年12月,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1985年9月,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2000年5月26日,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年9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6月,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2年10月,教育部、财政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年9月、2022年2月,入选首轮、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高校,设有研究生院。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成都。
学校1896年创建于山海关,始称“北洋铁路官学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国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也是1921年中国首次建立“交通大学”的最早源头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屡迁校址,数度更名,先后为唐山路矿学堂、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国立唐山工学院、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学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毛泽东主席为北方交通大学题写校名。1952年,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一大批在全国卓有声誉的系、组调至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大三线”号召,铁道部决定学校迁至四川峨眉,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学校办学主体迁至成都九里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扩建新校区,2020年与成都市合作共建成都东部(国际)校区。现有成都九里、犀浦、东部(国际)和峨眉四个校区,共占地5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