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港浸大研究生院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与影视学院联合推出传播学文学硕士课程,课程专修方向包括:互动传媒、传媒管理、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传理学,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运动、健康与传播、可持续能源技术与管理理学硕士。课程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2种,可满足在职人员需求。
项目优势
香港浸会大学24世界QS排名295;传理学院号称“亚洲第一”,专业实力雄厚。
学制短,仅需1年即可完成学业
享受福利政策,评职称,升职加薪,广上深等一线城市直接落户政策
可中留服认证,可享受留学生优惠政策,落户、移民、读博均可使用
上课地点位于珠海,节省费用,全日制、非全日制可选,方便学业,高性价比;
互动媒体
互动媒体(例如社交媒体、新闻应用程序、在线协作工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互联网行业近期广泛讨论元宇宙构想,也预示着互动媒体在未来会有更长远、更深化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及互联网行业迫切需要能够洞察用户心理和行为,并基于用户研究和测试,产出内容、设计产品的互动媒体从业人员。
传理学文学硕士新增互动媒体研究专修,为有志于在互动媒体产品开发团队担任重要角色的学生,提供传播理论学习及实践训练的机会,助力带领产品开发、输入创造性想法、转化用户洞察及研究,并于媒体及互联网领域推动互动媒体产品创新。
学制:全日制/非全日制
学分要求:本课程要求最少27个学分,其中6个学分为必修课及21个选修课程学分(21个选修课程学分中,有12个学分必须从专修必修课程中选择)
报名申请费:270元人民币
学费:150000元
证书:由香港浸会大学颁发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证书(获教育部认可)
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
课程简介
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计算时代和数码时代所需的人工智能与媒体传播的前沿跨学科知识与技能。完成该课程后, 学生将熟练掌握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以及媒体叙事、品牌推广、受众参与、编辑决策等领域的重要知识。
该课程以若干核心学术理论和方法论的科目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码转型背景下关于媒体及其运作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课程组旨在培养媒体和传播领域具备高质素、道德操守、以及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
学制:全日制/非全日制
学分要求:本课程要求至少修满 30 个学分,其中 12 个学分为必修课,18 个学分为选修课。
学费:150000人民币
报名申请费:270 元人民币授课
语言:中文
证书:由香港浸会大学颁发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证书(获教育部认可)
传媒管理
课程介绍
传播学文学硕士-传媒管理专修课程由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 学院工商管理学部联合开设,基于两大学院各自的优势,课程设置立足整合传媒和管理领域的知识和 技能,旨在培养传媒高级人才。
课程包含市场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知识,商业策略,领导管理学等, 训练专业人士的领导力和管理方面的敏锐洞察力,进而挖掘学生们在媒体行业管理方面的素质和潜能。
学制: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学期时长:全日制一年;非全日制两年
学分要求:本课程要求至少修满 27 个学分,其中 15 个学分为必修课,12 个学分为选修课。
学费:150000人民币
报名申请费:270元人民币
证书:由香港浸会大学颁发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证书(获教育部认可)
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
课程介绍
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文学硕士课程是对影视新媒体制片管理人才庞大需求而设立的课程,致力于培育更多优秀的媒体营运管理人才。本课程的学生均会接受全面及多元化课程培训,包括影视新媒体策划、融资、项目开发、制片管理、营销、宣传、市场、戏院管理等。
本课程致力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独立思维及营运能力,使毕业生能熟悉影视及新媒体业内的商业运作环境,掌握市场对创意产品的需求。
学制: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学期时长:全日制一年;非全日制两年
学分要求:本课程要求至少修满 27 个学分,其中 18 个学分为必修课,9 个学分为选修课。
学费:150000人民币
报名申请费:270 元 人民币
证书:由香港浸会大学颁发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证书(获教育部认可)
传理学
课程目标:课程从个人、组织和社会层面探究传播领域,集中探讨大中华地区的传播模式,同时关注媒体科技转变带来的影响,课程旨在训练媒介及公关机构、私人公司的传媒人才。
课程设置与结构:除理论与方法等必修课外,学生可以从二十多个专业选修课中选读不同的科目。选修课中有关于 社会变迁中的传媒机构与传媒操作方面的训练,亦有着眼于机构/公司传播行为,侧重公关、广告及危机管理等技能训练,课程都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紧密相连。
学制:全日制或非全日制
学期时长:全日制一年;非全日制两年
学分要求:本课程要求至少修满 27 个学分,其中 6 个学分为必修课,21 个学分为选修课。
学费:150000人民币
报名申请费:270元人民币
证书:由香港浸会大学颁发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证书(获教育部认可)
运动、健康与传播
课程介绍
本课程由香港浸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联合开设,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运动、健康和传播等跨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并有志投身于大健康产业的专业人才。
运动、健康与传播专修课程是香港首个为运动与健康跨学科研究和就业做准备的项目之一,开设该课程是香港浸会大学关于健康和创意媒体发展的战略之一,旨在更好应对社会中与健康相关的新挑战。
课程为中文授课,并有助教参与小组导修与讨论,辅助学生学习。学生完成至少27学分(9科)后,将获颁香港浸会大学的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运动、健康与传播专修方向),该学位可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
课程目标
掌握体育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前沿跨学科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生活所需的传播与应用沟通技巧、干预措施;
精通数据驱动和循证研究方法、运动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通过参加健康传播和运动管理的相关实践,成为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型健康产业人才;
掌握体育和健康行业中的统计分析技能,培养全局思维、批判思维,为解决相应问题提供方案;
学习丰富的选修课程,如运动生物学、运动营销、运动心理学以及新媒体传播等,拓宽对健康产业研究的视野。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各种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公益组织工作,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校、医院、体育协会、健身中心/俱乐部、社区/老年中心等机构;
毕业生还将有机会从事体育播音、体育新闻、体育记者、体育营销、赛事策划和体育媒体制作、体能康复调理等相关职业;
全日制毕业生享受香港在读学生待遇,可申请两年IANG签证。2年内持IANG签证,不受任何限制地在港逗留及工作,即使转换工作也无需向入境事务处申请。
入学资讯
【课程学制】全日制(一年)/非全日制 (两年)
【授课语言】中文
【学位证书】成绩合格者获颁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运动、健康与传播方向)
【报名申请费】270元人民币/专修
【学费】150,000元人民币/专修
传可持续能源技术与管理
经过两年的筹划,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简称北师港浸大或 UIC)可持续能源技术与管理授课型硕士研究生专业(Master of Science i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通过了教育部和香港浸会大学(简称HKBU)的审批,开始招收2024年秋季入学的第一批新生。
本课程基于香港浸会大学的绿色科技(能源)理学硕士课程开发,可持续能源技术与管理硕士专业是HKBU和UIC的合作项目,采用具有多年成熟经验的HKBU绿色科技(能源)授课型硕士研究生专业(Green Technology (Energy))的课程体系,且集合了HKBU物理系和UIC的优势师资力量进行合作教学,学生经考核合格毕业可获得香港浸会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
就业前景
根据历年毕业生去向分析,有以下主要方向:
产业:能源公司,科技公司等
政府:能源政策制定/执行/监察等
创业:绿色科技产业初创,能源技术咨询等
金融服务:可持续性,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顾问
科研: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高校/企业/研究院所的科研岗位等
入读条件
持有或即将获颁认可大学之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
托福74+,或雅思6.0+,或CET6 450+
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人可优先考虑
有学术研究成果者,或能够证明研究潜力人士也可优先考虑
学制:1年(全日制)
学费:145,000元人民币
申请时间:2024年2月28日已开放申请
申请要求
招生要求:
持有或即将领取认可大学之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及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人,可获优先考虑;
有学术研究成果者,或能够证明研究潜力人士也可获得考虑。
英语语言能力(或水平)要求:
若申请者不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院校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则需满足下列任一英语考试要求:托福65、 雅思5.5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不低于430分(不接受雅思indicator、托福home edition或多邻国成绩)
授课语言:中文
学制及地点:珠海UIC联合国际学院,全日制一年;非全日制两年
申请资料
1. 大学学习的完整成绩单;
2、大学学历及毕业证书;
3. 两封已签名的推荐信;
4. 英语语言测试成绩报告;
5. 个人陈述;
6. 身份证(双面)或护照复印件;
7. 任何其他证明文件。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BNBU”)成立于2005年,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创新的博雅型大学,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致力于为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开辟一条新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双修、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新时代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