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广东
5912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广东省
本科医药类公办

院系设置


第一临床学院

http://www.gyf1y.com/

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是广州医学院的直属二级学院。依托于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行“临床学院、附属医院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具体位于美丽的珠江河畔,繁华的海珠广场西侧,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另外海印院区位于珠江南畔的海印桥南侧,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省市共建重点工程医院31层新住院大楼于2009年10月投入使用,成为珠江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一临床学院目前主要承担临床医学一系、医学检验系、及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等三个系的教学工作,2010年起开设了“南山班”,由钟南山院士亲自任班主任。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检验专业是国家名牌专业,所管辖的专业学科有: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精神病学、急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康复医学、放射科学、超声科学、核医学、护理学、生化病学、免疫病学、微生物学等,并设立了相应教研室或教学组进行专门教学管理。

除担负本科教学工作外,学院同时承担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此外还协助其他二级学院完成医学影像系、护理学系、麻醉学系、康复医学系、口腔系的教学任务。现有教职员工2300多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省市优秀专家20多名,高级职称人员3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6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84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好,水平高,具备承担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多层次教学任务的能力。院内开设病床近1500张,设有31个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医院现全院设备总值近4亿元,拥有PET/CT、生物及适形调强直线加速器、3.0T MRI、大型数字平板DSA、128排CT、ECT以及全国首条全自动化检验流水线、自动化药房系统等大批精尖设备,为临床教学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第一临床学院在广州医学院的领导下,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6年产生了广东省医疗卫生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2000年创建了广州市高校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呼吸学科),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研究招生点11个。在学科建设方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和扶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4个。重症医学科在2010年列入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建成广东省(市)属高校首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通过的验收和评估。第一临床学院还建设有省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校级研究室4个。2001年以来,共主持国家“937”项目、“十五”攻关项目1项、“863”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72项,科研论文2091篇(国家级924篇,省级1161篇),SCI收录62篇.全院共获各种科技奖励4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6项。在教师队伍中,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国家和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3人,市级优秀教师79人。

第一临床学院在“立足本院发展、积极向外拓展”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发挥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学科群发展的作用,把学科建设作为临床学院和医院的工作重点,以“高水平的学科群体、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效益的运营管理、高品位的医院文化”的精品医院内涵统领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相继形成了呼吸内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肿瘤血液科、骨科、小儿血液专科、中医呼吸专科、心血管内科等特色专科。

呼吸内科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处于全国领先,达到国际水平。省重点学科胸外科在肺癌治疗、肺移植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重症医学科(英东广州重症监护医学中心)是华南地区最具现代化的中心ICU,其重症监护医学水平国内领先。

省重点学科泌尿外科以微创外科技术为特色,成立了全国首个微创外科中心,该中心目前已是国内规模最大,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微创外科中心,并成为全国腔内泌尿外科和腹腔镜外科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07年,坐落在该中心的国家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落成,拥有泌尿外科、呼吸科、普外科、胸心外科、妇科等五类培训基地,2008年,国内首批内镜专业技术(呼吸科、泌尿科)考试中心也顺利落成,成为国内先进的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平台。

肿瘤血液中心是医院近年大力打造的又一品牌学科。用多种高水平的先进诊疗手段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整合式诊疗,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第一临床学院按照广州医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于“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动手能力、人格以及人文精神四种素质,注重坚持教育、医疗、科研与区域卫生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高校附属医院的医疗卫生防疫功能和服务社会功能,并形成了“仁爱为本,精诚为强”的核心价值观。在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导下,积淀出了“医学与人文教育相融”的教育理念,2006年被批准成立“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临床教学特色:

一、全方位支持学生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活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每年拨出专款支持各年级的学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我院率先成立了学生科技协会,通过整合全学院师生的科研力量,着力在院内积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培养了大批具有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医学生,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在2009年全国和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院获得全国二等奖1名,省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的历史好成绩,获得“广州医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第一临床学院并积极支持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

二、规范的人文医学技能培训融入临床医学教育。第一临床学院充分利用全国首家“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的教育平台,为实习生开设人文医学技能的培训课程,并作为临床实习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填补了国内对医学生非医学执业能力方面系统性培训的空白,使培养出的医学生更符合国内医疗市场及社会的需求。

三、实行“三互动”小课教学模式,灵活设置小课专题系列讲座。第一临床学院在临床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和支持学生担任“小老师”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设立一对一的实习生导师制,为每一位临床学生提供实习双向选择,指导全临床实习过程。此外,根据学生需求及个性特点,灵活设置小课专题系列讲座,邀请知名临床教授、专家、学者为本科生授课。

四、重视以撰写毕业论文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系在国内率先推行毕业论文答辩行内专家评审制,并积极支持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培养了大批具有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医学生,更促进医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有了更强的工作能力、更强的科研能力、更大的个人发展潜力和进步速度。

五、以合作共建医院为依托,培养学生服务社区的意识和能力。第一临床学院鼓励学生早期深入临床,熟悉临床工作,并提供高平台的实习基地,尤其是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通过专家的“传帮带”,着力培养医学生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六、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回报社会、走进社会。第一临床学院成立了学生馨德实践协会,积极与各二级学院、附属医院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拓展志愿服务项目,如医院义务导诊活动、中医“三伏天”活动、假期医院自主见习、社会弱势群体探望以及各类主题的三下乡支教支医服务团等,通过开展志愿者实践活动,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专业思想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七、开展各类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一临床学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各年级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如“向雷锋同志学习”为主题的钻研与奉献活动、“情系一系”大型文艺晚会、学生基金会的成立与运行、“沁馨家园,绿色书屋”的宿舍文化设计大赛、“给你一束无忧草”心理健康沙龙等,切实提高同学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质与心理素质。

第二临床学院

http://www.gyey.com/cn/index.aspx

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依托于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广州医学院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4年。设有临床二系、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康复治疗学4个系和22个临床教研室,承担了博士、硕士、本科等各个层次大量教学任务。

该院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拥有教室或示教室23间,临床技能培训中心1个。教学用房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图书馆文献总量为3.92万册,另外还购置和开通了MDConsult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图书馆等。初步建成了数字化医院,拥有完善的院内网络系统,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及教学直播系统,并以光缆与学校图书馆及校园网连通,资源共享。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人才队伍齐备、学科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科教硕果累累、诊疗设备先进、医疗服务完善,集医疗、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高等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有在编职工22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81人),拥有一大批国内知名的优秀专家和学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教授400多人,其中20多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委员,40多人在省、市医学会各专业学会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医院编制病床1300张,年门诊量17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万多人次。拥有临床医疗专科41个,医技科室8个;设有广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广州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建立了国际水准的现代化手术室、中心ICU、会诊中心和新临床大楼;配置有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近600套,总价值3亿元。

该院坚持以名牌专业、精品课程、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课程群、学科群建设的发展,建设成效显著:临床医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基地,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和名牌专业,麻醉学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康复治疗学实验中心是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科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内科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诊断学》是广东省精品课程,另外还有广州市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一批。学院的内科学、神经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省、市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神经科学研究所实验室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实验室是广州市重点建设实验室。“十一五”期间,学院获得19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经费、实验室建设经费和学科建设经费近4500万元。

该院还广泛开展了对外交流与合作。每年举办国家级、省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及其它学术会议十余次。并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的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双向合作关系,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近年先后派出了60多人出国深造学习。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该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人才培养,加快学科建设,全面推进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临床学院

http://www.gy3y.com/cn/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前身是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创建于1899年,最早为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柔济医院,是广州地区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内设有设施一流的广州市妇产科研究所、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医院是国家级爱婴医院、省百家文明医院和广州市文明医院。2006年1月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变更为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同年底,成立广州医学院第三临床医院。

医院座落在广州市荔湾区,毗邻风景秀丽的荔湾湖,有各级卫生技术人员1130多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80多人,硕士生导师45人,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硕士70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1人。日平均门诊量3500多人次,编制床位1000张。拥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核磁共振,螺旋CT机,ECT机,DSA,CR,DR,全国首台第三代电磁导航系统,多功能等离子刀,彩色心脏、腹部B超,四维彩色B超,子宫内膜微波治疗仪,体外震波碎石机,腔镜系列手术及检查系统等,总值逾2.4亿元,充分适应现代临床诊治与医学研究发展的需要。
妇产科是广东省卫生厅特色专科、广州市卫生局确立的重点专科,同时也是广东省确认的广州医学院妇产科硕士研究生点组长单位。 广州市妇产科研究所设施一流,主要从事妇产科疾病诊疗、辅助生殖技术、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器官移植、遗传学检查及产前诊断等的工作,开展的围产医学、遗传优生、人类生殖研究已跨入国内先进水平。广州市政府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广州行动方案》优先发展项目──“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1998年成立并设在我院,主要负责广州地区、邻近地区甚至更远城市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工作。为降低广州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作出了贡献。

妇产科、骨外科、心血管内科、器官移植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骨外科拥有世界先进的第三代电磁导航手术系统,等离子消融等设备,微创骨科是其特色。医院肝、肾移植技术均获得广东省医学会授予A级资格,已成功开展卵巢移植、肾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角膜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等先进高难度手术。具有一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医院正以崭新的姿态为羊城医疗卫生事业谱写动人篇章。

基础学院

http://210.38.57.60/index.htm

基础学院的前身是基础医学部,成立于1958年,2004年7月更名为基础学院。基础学院下设3个系、15个教研室、5个实验中心和1个研究所。承担全校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学、医学影像等各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公共课、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负责生物技术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和药学系的教学及管理工作。

我院现有在编教工237人,其中专任教师177人,教授18人,副教授52人,讲师92人,助教15人;博士学位67人,硕士学位8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6人,其中省级培养对象2人,校级培养对象2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州市教学名师2人;广州市高校教学团队1个;获政府特殊津贴1人。

我院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紧跟国内一流医学院校改革步伐,在质量工程与课程建设、新专业与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4门;广州市高校特色专业1个。近年来教师积极参与编写出版教材,其中主编出版教材24部,参编出版教材37部;教师发表教学论文近200篇;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12项,省、市级教育软件奖10项;省部级教改课题10项,市级项目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奖7项,校级教学成果奖9项。

积极探讨国际化办学新模式,生物技术、药学专业分别与英国爱丁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签订了2+2办学模式的协议,并已选派优秀学生到爱丁堡大学学习;大力储备具有良好英语能力的优质教师,招收留学生,并顺利地开展留学生全英文医学专业课教学,使我院的办学水平显著增强。

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积极落实学校学科强校的发展战略。我院现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2个;市重点学科2个;基础医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近年来,基础学院承担国家863重大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市厅级科研项目32项,总科研经费1400多万元。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一项,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发明专利授权三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年均约15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逐年增加。

公共卫生学院

http://210.38.57.21/gw/

学院概况:广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原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学院)成立于2005年12月,是在原预防医学系和化学致癌研究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级学院,现任院长王家骥教授、副院长雷毅雄教授、吕嘉春教授。学院下设预防医学系、统计学系、化学致癌研究所和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3人,其中教师25人,教辅人员5人,教学和学生管理人员3人。拥有教授8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6人,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9人,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10人,英国伯明翰大学高级研究员1名。有2名教授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有2位教师纳入省级以上人才培养计划,有1名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和卫生部健康管理及社区卫生服务专家,有多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省市级优秀教师、市级劳动模范和教学名师等,多人在国家二级学会和省级学会任主委、副主委。

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学院办学层次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分别于2001年、2004年和2011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预防医学专业和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分别于1996年、2005年和2007年开始招收卫生毒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专业硕士生;2006年起挂靠招收卫生毒理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方向博士生;2012年起我院招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各二级学科(卫生毒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硕士生。目前在校本科生335人、在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1人。学院承担着预防医学专业、统计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以及全校非预防医学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20余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学院在本省率先开展以社区为导向的防治结合型高素质实用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概论》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并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学院曾获得原国家教委教学成果优秀奖,省、市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鲁超预防医学杰出教学奖等;于2009年,我院主特完成的“创建防治结合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近5年来获得教学研究课题20多项,发表教学论文40多篇,主编出版教材10余部。2010年,我院创建了广东省第一家省级全科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教学团队获得广州市第一批高校优秀教学团队;预防医学新专业获得广州市高校第一批特色专业。

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学院早期拥有卫生毒理学和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又新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我院拥有1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卫生毒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学和卫生毒理学连续多年获得省级重点学科,也是广州市属普通高校首批重点实验室之一;化学致癌研究所被评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学院在科研上具有较强的实力,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毒理、化学致癌、肺癌流行病学以及食品营养等,特别在环境毒作用相关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以及肺癌分子流行病学等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处于本领域国内前列。曾主持召开3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获得12项科研成果奖。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7部。我院还与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胡佛汉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皇家全科医学院等就教学和科研进行了有好合作。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

邮编:510182

电话:020-81340321,020-81340196

e-mail:gwqkbgs@163.com

护理学院

http://www.gzws.net/

广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广州医学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高校区)是广州医学院的二级学院。护理教育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2年,历经中专、大专、本科几个发展阶段,2007年开设护理学研究生教育。学院历经百年积淀,拥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凝聚了深厚的专业积淀和文化底蕴,毕业生遍布海内外,赢得了社会的充分信赖和良好口碑。

学院位于美丽的花城广州市区,占地面积约104亩。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8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7.9%,中级45.8%,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以上占47.9%。建立了一批来自临床和企业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

学院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本科和专科在校生2400余人。研究生和本科教育开设护理学专业,高职高专教育开设护理、药学、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其中,本科护理学专业被评为广州市名牌专业,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被评为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专业和广州市示范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被评为广州市示范专业,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被评为广州市示范性建设专业。学院还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国家级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院教学设备先进齐全,实训条件优越。学院建成总建筑面积达2488平方米,集实训、模拟、虚拟功能为一体,拥有国内一流设施与设备,功能齐全且具有拓展潜力的护理技能实验中心,是广东省及广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政府部门、医院、学校组织护理技能竞赛、学员培训等提供理想场所。学校还在80多家医院和20多家企业设立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就业率位于同类院校前列,近五年本科平均就业率达100%,高职高专平均就业率在96%以上。

为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院在护理专业开设了英语护理、重症护理、社区护理等专门化方向的教育,受到了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学院非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学院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护理学院开展“2+3”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开展“4+2”护理本科生和“3+2”护理专科生毕业留学项目合作,并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香港大学护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护理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开拓了澳门镜湖医院实习就业一体化实训基地,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实力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卫生管理学院

http://210.38.57.36/

卫生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在原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的,与广州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州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广州医学院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室合署办公。主要负责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法学等3本个本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学生和行政管理,以及全校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学院下辖公共事业管理学系、应用心理学系和法学系,设办公室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教研室、医学伦理学教研室、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卫生法学教研室、医药贸易学教研室、普通心理学教研室等8个教研室。同时代管医学文献检索教研室的教学工作。院内设正、副院长各1人,党总支书记1人(由院长兼任),专职党总支副书记1人(同时兼任人文图书工会主席),办公室设主任1人,各系、教研室设主任和秘书各1人。

截止2011年3月,学院共有教职工44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管理干部7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或在读博士生)20人,硕士16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全体教师的95%。教师队伍中有硕士生导师14人;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2人;省思想宣传战线“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3人;市思想宣传战线“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4人、先进个人1人;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省优秀“两课”教师2人;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个人1人;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1人;市优秀教师6人;省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学会常务理事2人次;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3人次;市级学会主任委员1人。

学院拥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伦理学为广东省扶持学科、广州市重点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广州市特色专业;医学伦理学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卫生事业管理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广州市精品课程,社会心理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校级精品课程,心理学实验室为校级示范性实验室。有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教育系统学术创新研究团队(医学伦理学学术研究创新团队)1个、协办有《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在2009年举办的《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纪念大会上,我校申报的医学伦理学学科被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授予“医学人文杯优秀学科建设奖”。承办了全国生命与健康伦理高级讲习班(2002年)、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研讨会(2004年)、第二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2008年)、医学人文与临床结合研讨会(2009年)等学术活动。

近年来,学院教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市级教学成果奖10项,广州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奖2项。学校“十一五”期间,获省部级课题立项15项,市厅级27项,局级9项;出版著作26部,其中主编或专著12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00余篇。

学院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先后被授予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广州市先进集体(2003年)、广州市文明单位(2004年)、广东省文明单位(2005年)、广东省高校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广东省巾帼文明岗(2007年)、广州医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等荣誉称号。

口腔医学院

http://www.gykqyy.com/

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为专科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系在广州医学院架构下,隶属于口腔医院管理,是院系合一体系。口腔医学专业整合学院及七家附属医院的资源和部分非直属医院的师资力量,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实力。现口腔系设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11个专科教研室。目前我系口腔医学基础及临床学科教师队伍齐备,结构合理。其中正高14人,副高25人;博士10人,硕士27人。近几年获得各级科研奖项50余项,参编教材及专著2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文章2篇。广州医学院下属的七家附属医院每年都举办各种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进行口腔学术交流,而且七家附属医院的口腔学科横向联合,不定期的举办系统内部学术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共谋发展。各种口腔学科的学术讲座都会吸引口腔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热情参与,这也拓宽了口腔医学生的学术视野,引领他们跟上学科发展步伐。目前已招收7届本科生,每届招生约30~40人,已经毕业两届,就业情况良好,目前在校学生达两百余人。

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是口腔系学生的主要教学基地,有建筑面积达到5千平方米的门诊大楼,有诊疗椅位120余张,设有口腔外科、口腔内科(含牙体牙髓科、黏膜科、牙周科、儿童牙科、预防保健科)、口腔修复科、种植科、口腔正畸科、放射科等。上述各科室设备先进,环境幽雅,各具特色,技术全面,诊疗水平已经步入国内先进医学院校行列。口腔医院另有独立的病房综合大楼,建筑面积6千平方米,有综合医疗病床近60余张,有国际标准的5间层流手术室,可开展口腔外科绝大多数手术。病房综合大楼的1~5楼为临床科室门诊,设有椅位100余张,各教研室设有综合功能室,学生可进行小范围的文献资料查询和学术活动等。口腔医院有各种大型诊疗设备,其中有全景X光机、CBCT、根管显微镜等,硬件条件国内一流。口腔医院自2004年以来已建成口腔医学实验室及口腔修复工艺学实验室,面积约400平方米。其中口腔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已达国内先进水平,有头颅模型诊疗系统80套,为口腔系学生技能训练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除口腔医院外,另外六家医院的口腔科或口腔中心尚有口腔综合治疗椅100余张,月平均诊疗2.5万人次,各项诊疗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另有临床教学基地数间。总之,形成了实力雄厚、梯队完整、分支学科完善的医疗、科研、教学队伍,能够培养高质量口腔专业人才,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近几年来,社会对口腔卫生资源的需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产生了大幅度的增长,人们对口腔的卫生保健意识也不断提高,这对口腔专业人才的就业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药学院

http://210.38.57.67:83/

广州医学院药学院成立于2012年5月,由药学系、广州蛇毒研究所、药物研究中心和药学实验中心组建而成。药学系下设药理教研室、临床药理学教研室、化学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药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临床药学教研室,承担药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

药学院现有在编教工56人,其中专任教师44名,教辅人员12名。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讲师27人;博士学位31人,硕士学位1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在现有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70.5%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100% 。

在学科建设方面,药学院紧跟国内一流医学院校的改革步伐,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药理学在2012年广东省重点学科评审中被评为特色重点学科。现有临床药理学博士点1个;药理学硕士点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州市特色专业1个;广州市精品课程1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在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方面,近5年来药学院承担国家863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3项,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荣获发明专利12项。近五年来教师以主编、副主编出版教材10部,参编出版教材多部;教师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近百篇。

在教学工作方面,药学院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目前学院拥有一批优秀实习基地,包括学校8家附属医院药学部、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药学部、学校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等校内实习基地,以及国内大型医药企业、药品检验所等12个校外实习基地。我院的学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生化技能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院还积极稳妥的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先后与白云区松洲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越秀区珠光街家庭服务中心等设立校外实践基地。

药学本科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生,近年就业率都在98%以上,出国深造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都在25%以上,到大型综合医院和大型医药企业工作的人数占32 %;在校期间表现优秀的同学还可以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因药学院的学科建设成绩突出,今年起药学专业已经列为一本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