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郑州商学院是由巩义籍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回馈桑梓、贡献家乡教育事业,于2004年捐资创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2012年3月,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郑州成功财经学院;2018年11月,更名为郑州商学院。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的河南省巩义市。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力争早日将学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商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勤俭、朴实、自力、更生”为校训,秉承“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弘扬“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坚持“要有好的师资、要有好的设备、要有好的管理、要有好的制度、要有好的福利”的“五好”办学原则。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明确了建设商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董事长王育华女士完全继承了创办人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优秀品质,提出了“目标与行动”“团队与责任”“态度与细节”的办学要求,为学校发展树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学校在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分析国家和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回顾总结办学经验,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服务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的发展思路,开启了学校发展新征程。
学校抢抓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商都的发展机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商科类人才的迫切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渐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现有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62个本专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商务英语、工商管理等2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商务英语、环境设计、审计学、英语等11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会计学等3个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等3个专业为省级专业建设资助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为双学士学位项目。学校“ERP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校党委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强化党建责任,完善各级党组织设置,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选优配强分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等各级党务干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积极开展爱国教育、礼仪教育、劳动教育等“三大教育”,大力实施书香校园阅读经典工程、身体素质提升工程等“两大工程”,致力于培养“有追求、懂礼仪、爱劳动、勤读书、强体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育人才培养特色。学校立足建设“商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培养“具有扎实商科专业背景、现代职业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培育“商科、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由众多教授、博士等高级人才组成,实力雄厚。此外,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了“校外师资库”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聘请了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大型企业负责人担任学校客座教授、特聘教授和专业建设顾问等。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7.47%,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9.92%,双师型教师占30.69%。其中,省级优秀教师11人、省级文明教师1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8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7人。
优化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2300余亩,建有中西合璧、高标准的会计大楼、外语大楼、资讯大楼、艺术大楼、建工大楼、实验大楼、行政大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学生餐厅、学生事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大会堂、咖啡厅、健身房等。建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E化区和校园网络系统。学校建有与教学相适应的三维动态捕捉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3D旅游仿真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实习场所173个。近年来,学校先后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商务外语实验中心、商业艺术实验中心、教育与新媒体实验中心、信息与机电工程实验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等六个实验中心,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与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49个。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紧紧围绕“学科对接行业、专业对接企业”的理念,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邀请教学专家、企业行业代表、校友代表共同论证、细化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明确毕业要求与课程之间的矩阵式对应关系,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课程,打造商科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打造应然课程体系。根据毕业要求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通过梳理增减课程,反向设计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以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为一体的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坚持以突出商科特色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打造“两性一度”金课为契机,完善教材开发、选用、管理、评价反馈机制,切实提高了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因材施教,大力实施以升学(考研等)和就业为导向的分层分类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学校启动大学英语与大学体育改革,增强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国际交流水平和身体素质。
重视应用科学研究。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成立了杜甫研究所、宋陵文化研究所、巩义窑陶瓷研究院、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旅游文化研究中心、黄河流域商文化研究中心、豫商文化研究中心和竹林精神研究中心组成的“两所一院五中心”科研平台。近三年,学校教师获批厅级以上项目立项920项,厅级以上获奖成果468项,发表核心论文354篇,横向科研项目106项。我校申报的《新中国70年(1949—2019)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嬗变、特点及实施策略构建研究》课题获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实现了我校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学校科研工作综合实力居全省民办高校前列。
强化学生双创能力培养。成立创新创业中心,设立“三位一体”的双创组织机构,建设“三师合一”的双创师资队伍,构建“三课合一”的双创课程体系,打造“三赛合一”的双创赛培体系,完善“三体合一”的双创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17年,学校众创空间被评为河南省众创空间、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
加强境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韩国、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家的8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开展赴境外交流学习、实习就业项目,承办了8次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议,多次组织“台湾青年中原文化之旅”,定期选派优秀学生赴台学习,近年来共有244名学生和56名教师赴境外交流。
近年来,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校风学风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好评,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高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并于2012年、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六次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经验。
学校以殷殷实力为莘莘学子成就未来,搭建坚实平台,构筑成功之路,让每一位学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人生。
学校领导
董事长:王育华
执行董事:陈坚德校长:吴泽强党委书记:张树军
副校长:赵大蕻副校长:师求恩党委副书记:裴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