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数学才能让自己的解题能力提升,并且考试成绩能一涨再涨呢?下面是高中数学很差怎么从60提高到130,仅供参考。
NO.1.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很多学生都是一放学回家,拿着作业题就做,上课记的笔记直接扔在一边,根本就不翻看一下。而要学好数学,就应该要先看笔记,再做作业,要先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对知识有一定掌握之后,再做作业才会更加得心应手,而在做作业的时候,又等于将所学知识学了一遍,这样知识和方法自然而然就记牢了。
NO.2.做题之后,加强反思
做题当完成任务,匆匆做完,不思考也不反思,交了作业本就完事。这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的通病。为什么学习成绩提不上去,那就是因为你没有把学习当成一回事。做数学题做完之后,一定要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一类题目如果换成其他方式会怎么考。作业发下来之后,有错题更要反思为什么会做错,如果下次再考,我会不会再犯错。
NO.3.重视改错,错不重犯
学好数学一定要有“三个本”:笔记本、错题本、难题本。不要觉得错题整理完全没必要,相反它反而会让你收获很多。有了错题整理,更要记住自己犯下的这些过错,一定要做到不再重犯。小豪就是因为同一个题型总是一错再错,成绩才会怎么也上不去。
NO.4.积累资料,随时整理
要注意积累复习资料。把课堂笔记,练习,区单元测验,各种试卷,都分门别类按时间顺序整理好。每读一次,就在上面标记出自己下次阅读时的重点内容。这样,复习资料才能越读越精,一目了然。
NO.5.习题册是另外一本数学课本
在这个要求给学生减负的年代,可能做练习册的已经越来越少,但是一定的练习还是必不可少的。滴水也能穿石,一直坚持做题,各种考点和题型都通过做题长期积累起来,考试的时候自然更加顺手了。
NO.6.配合老师,主动学习
学习一定要主动,不要做青蛙,赶一下才会挑一下。学习数学更要主动,一定要积极配合考试,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不懂就要问,不是很懂也要问,懂了也要问,要主动将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记住一点:千万不能有偏科,这样会严重托你后腿。不偏科的方法就是:学习主动。
NO.7.合理规划,步步为营
“学习一定要有规划,有目标”,有目标我们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努力。学数学一定要制定目标,比如这次考多少分,下次我又要考多少分,制定目标之后一定要努力去实现。等突然有一天,你就会发现你的数学成绩已经从60分变成了130分了,那时你就知道做好这7件事有多重要。
有些事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并且把它做好,自然会获得收获。
那么如何提高和练习呢?
提升数学的第一步,其实任何科目都是这样,就是将这一科细化,找出自己的薄弱点。
我们要知道,高中数学教科书那么多,加上习题册就更是恐怖,可高考数学卷只有22题,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在剩下的时间所要练的,就是在高考必考点中,找出自己不过关的,各个击破!
我们把高考卷子分解开来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就这三种类型。
选择题题目不太好确定类型,每一套试卷选择题都会有不同的考点,填空题亦如此,不够典型。在此我先讲解答题,也就是大题。
以广东卷为例,很固定的五大类型六大题,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结合压轴题,还有一题不确定,理科是函数题,文科是应用题。
我们先来分析考点:
把大题部分分解成这几大类就好办了,一般来说,概率统计,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这三题难度是比较低的,如果你要120分,这三题必须保证全部拿到分。
如果你在这三个当中有弱点的话,就要进行专项训练。
那么如何进行专项训练呢?我刚才说过了,绝对不是捧着厚厚的专题训练册,一题不会,看答案,抄答案,然后做下一题。我们要挑题做,挑的就是高考会考的题型!
我在高三下学期,所有的专题训练册都扔到一边了。我买的是本省的历年高考题(这个是为了感受题型变化的惯性),以及本省各个地方的模拟题和考试题,这两种做完了,也可以做所谓的专家预测题。注意了,关键词有两个,本省(题型不一样做了也白做)以及套题!
当然,套题买回来了,绝对不是要一套套的做,这是5月中旬之后再做的事,不要提前定时做整的套题,这种作法只是为了让你习惯考试的氛围和思维,20天足以。
之所以要买套题,是因为里面都是高考的题型,而这种题目才是我们需要做的。专题练习册里面,很多题型都是高考不会考的。
比如函数专题,里面的大题就是只涉及到函数知识,这种题目不一定简单,但一定不会考!只会浪费你的时间!
但各个击破还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比如我发现自己立体几何不过关。那么我就要把所有套题里立体几何的大题找出来,专门用几天把它做完。做的时候,注意相同类型和解法的题目不要重复做。
举个例子,之前我那种异形棱柱题很差,就是那些全部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很难建坐标系的那些棱柱。
所以我在立体几何专项训练的时候,正方体的,正棱锥那些容易建坐标系的题目我统统不做。只做自己薄弱的。
立体几何我只做了三天,保证大概会考的类型我都做过并且掌握方法,以后都没有难倒我的立体几何题。
这就是最有效果的专项训练法:用高考的题型来做专项训练!
而解答题的训练,就需要多下功夫了!
在这之前我必须先给你们灌输一个观念。高考,就是拿分,不管你会不会,拿到分,就是本事。会的题目一定要拿满分,不会的题目,就要蒙分,抢分。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解答题的前三题,数学想要上120的同学,这三题一定要几乎拿满分。而后面三题,也许就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得了。但是,想上130的同学,在这三题里,也要保证能拿到25分。
这三题一般是解析几何,以及函数导数综合应用。
先讲解析几何,这个题型是我最头疼的。计算量大,运算复杂,有的题目非常难想到方法。在这里我就以此为例,教你们如何应对自己无法克服的弱项。
当时我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数学就是130,我数学基础不好,再往高我可能就很难做到了。这个目标实际,但离当时的90几也有距离。
我把130拆分开来,综合自己的能力,得到下面的计划:选择+填空满分不能错;前三道大题不能扣分;而压轴题我大概只能拿到6分,也就是扣8分;倒数第二题能做两问,扣4分。
而算到解析几何,一般是两问,就算我不做第二问,也不会影响130。
为什么要这么大方放弃解析几何第二问的7分呢?我前面说过了,这是应对不可克服障碍的方法。
当时我没少练过解析几何,但是练得再多,我发现到了考试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办法在15分钟内做完整道题。而解析几何第一问一般简单,3分钟就可以做完,但第二问浪费了我太多时间,还不一定做对。
所以我以后练习解析几何的时候,全部不练第二问。考试时,若是第二问不是简单的吐血,我都不会去做它,免得浪费时间。
这就是我的另一个方法,确定不可克服的弱点,放弃它。
我说的放弃,是绝对要有针对性的放弃。比如我的目标是130,我就可以在保证其他题目会的情况下,固定的放弃2小题,平时就不练习确定放弃的题型了。
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时间和提分的比率。毕竟时间有限,要把时间放在提升快的部分。
下面讲讲重头戏——函数、数列、导数的综合应用。
这一部分题目往往是难度比较大的,但我不主张大家放弃它。它的特点就是难想,但是一旦想到,解题就比较快。而“想”,却是我们平时可以训练的。
比如一题以数列为主的综合应用题,做多了题目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往往第一问就是求通项公式,这是数列题中最典型的一种题型,也是高考热点。就算是压轴题,第一问一定都不难。
而这种通项公式的求法,高考中会考的方法只有几种。
至于哪几种方法,我告诉了你们,你们也不会用。只有自己找出来的规律,才能在解题中运用自如。
那么如何去自己寻找解题方法呢?我就可以在这两天,把手上所有套题中涉及求通向公式的题目全部找出来。只做那一问,其他不做。
也许第一题你不会,好,看答案。之后绝对不是把答案抄上去就可以,而是要一步步的看,去理解。
第一步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二步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直到整个过程都明白了,再把答案盖上,自己再做一次。
自己都能做出来了,那么你就已经理解这一题了。但是不够,最后你要做的是总结,不依赖这道题,用文字把你整个解题的思维写下来,比如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比如当时我总结的一条:
在题目出现一个双数列项关系等式的时候,求通向公式的方法就是
1、求出一个较明显通向公式(一般是等差或者等比数列),
2、把第一个求出来的数列项合并到一边,3、把1中的通向公式带入等式,求得第二条通向公式。
当然我这个只是一个示例,不一定对,但是要你们能够把经典题型总结成这种文字的普遍规律。下一次再遇到这种题型,把规律往里面套,就可以了。
这种总结方法不仅适用于数学,而且在化学大题更广泛的适用,在讲到化学的时候我也会再次提到它。
有不少同学问,什么时候该作总结。这这里就做出回答了,当你发现一种新的题型的时候。
当然很多同学会觉得这样做题非常浪费时间。没错,当时我试过一题做了一整个晚修。而我之所以让你们做套题,就是要你们有对高考题型的敏感度,知道哪种题型有可能考,哪种不会考。
这种总结方法,一定要有针对性,就是要用在高考常考的题型上。尤其是三角函数,概率问题,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求解析式,数列问题中求通向公式以及求和,这几种高考次次必考又搞不出新意的题型,屡试不爽。
但是你要说那些综合性强,难度大,又没见过重样的压轴题最后一问。我告诉你,我也没办法,这种题目我平时也不会练。花一晚上时间搞懂一个难题,好有成就感啊,但是有什么用呢,你又撞不上原题。
2.高考逆袭从350到650还有可能吗 高三如何实现短时间内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