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河北、广东、重庆等8个省市已经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而在此之前,最先实行新高考改革的是上海市和浙江省,之后有北京市等地区。
新高考改革的每一点信息、每一个步骤都牵动万人心,总体看,文理不分是新高考改革的最大亮点,其次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
新高考新变化
但是,有关选考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过,其中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选考确实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自由度,但为今后的高等教育带来一些影响。
新高考改革试点的上海市和浙江省,将选考的自由度扩大到了最大,即“3+3”模式,除了语数外3各科目意外,其他科目都可以自由选择。最初的的两种组合——文科、理科组合分别被改为20种和35种组合。
根据浙江省2017年到2018年高考数据,统计表明,超过7成的学生打破了原高考文科、理科的固定科目组合,选择了新的科目组合。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将来报考大学的同一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大多不同,甚至是完全不同,传统的班级授课很难平衡学生的多元需求。如果不能平衡学生的多元需求,乃至为学生定制合适的课程,到了上大学的时期,学生不仅无法因材施教,更不能提高教育质量。
高中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授课
部分学生选考有偏向,大学文科专业生源质量或将下降。
比如,北京市实行新高考之后,2020年在京招生高校专业要求必选历史、地理、政治的百分比之和为2.2%,这就是说,全国多数高校文科专业不要求招收的学生必须选考相关文科学科。
在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中,选历史、地理、政治可报考的专业百分比之和是15.3%,即将文科学科列为“若干门科目中任选1门”的高校文科专业也不多。再如,而在“新高考”之前,以2018年北京高考为例,理科生约3.5万人,文科生约1.6万人,文科生约占考生总数的比例是31%。
引人关注的是,“新高考”实施后,多数高校文科专业面临的是未被要求选考相关文科科目的生源,这将导致这些文科专业录取的学生或不具备该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将给后续的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挑战。
就浙江的经验看,选考物理的人数不足以支撑理工科人才培养。
辽宁省发布新高考改革方案
比如,2017年,浙江参加新高考的29.13万考生,选考物理的仅有8万人,约占27.5%。2017年下半年,浙江“学考”“选考”报名现场确认结束,根据报名情况的初步统计,全省30万考生中选考物理的考生不到3万人,低于总高考人数的10%。
再如,上海2017年所有参加新高考的考生中,选考物理的仅占总人数的30%。选考物理的学生人数大幅下降,许多学生早早就放弃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这当然会导致高校理工科专业选择生源时选择面变窄,不利于优中择优。
也正因为如此,本次公布新高考改革的8个省市,将“3+3”选考模式改为“3+1+2”的模式,就是为了加大选考物理的学生比例。
学生选科常常会“后悔”,录取后变更专业困难。
通俗来说,旧的高考是“一考定终身”,现在的新高考是“一选定终身”。
迎接新高考
比如浙江省,学生在确定大学目标和“7选 3”的选课以及学考、选考科目中,出现了多种“冲突”。部分学生由于自己选错了选考科目或选择选考科目时没有考虑到高校相关的选考要求,最后都感到很“后悔”,因此而感到焦虑。
各个高中虽然也都开有职业规划课程,确实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选科指导,但对于高中生来说,自身的兴趣很难不受师长或同伴的影响,尤其是会受到家长的影响,甚至是家长的“逼迫”。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名偏文的高中生,他本来倾向于学历史,而家长出于未来职业规划需求,强迫孩子放弃历史,改学政治,希望孩子未来能够报考经济学、金融学等等专业。
再说了,每个人的兴趣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就此确定以后的专业方向还是有些为时过早。高中生进入大学后,一旦兴趣发生变化,常常需要转换专业,而变更专业后所需的知识基础难以补齐,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新高考教师培训
新高考改革是好事,但是,选考带来的弊端也引人注目,但愿在今后的进一步改革中,种种弊端得到革除!
7.高考逆袭从350到650还有可能吗 高三如何实现短时间内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