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国内的两所顶尖学府,同时也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子,在大部分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动。然而最近几年,清华北大的口碑却有所下降,部分网友也发现近年来国家减少了对清华北大的财政拨款,那么国家对清华北大不满是真的吗?清华北大被严厉批评又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话,随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吧。
2020年,国家对清华北大都裁减了财政拨款,北京大学财政拨款比去年少了10.69亿元,实际拨款是47.64亿元,清华大学比去年少了8.12亿元,实际拨款是45.99亿元。因此有网友发出质疑:是不是国家对清华北大产生了不满?
这些说法并不是真的,国家对清华北大减少财政拨款并不能说明国家对清华北大不满。事实上,由于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60多所部属高校,基本上都减少了经费。
不过,我们也能发现有些学校的财政拨款不降反增,最明显的就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也只是说明国家对这些学校科研成果的肯定与鼓励。此外,就算缩减了经费,清华北大也仍然是国内获得国家财政拨款量数一数二的学校,仍然能说明国家对这两所学校的重视程度之高,所以并不能说明对其他被削减经费学校的不满。
裁减财政拨款的事件发生后,清华北大受到了不少网友的严厉批评,一是清华北大培养的人才大量(比例超过80%)向国外流失;二是在国际招生时,只面试不笔试,明显出现不公平的现象。那么,这些质疑是真的吗?
“清华北大的人才大量向外流失”这一说法并不真实。由于疫情影响,我们在这里主要看2019年两所学校的就业质量报告,北京大学2019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4.79%,清华大学2019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5.3%。数据表明,清华北大的人才并没有“大量”向外流失,流失率达到80%这样的说法显然是不真实的。
至于国际招生门槛过低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实现学校的“国际化”。由于教育部规定评定世界一流大学,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留学生在本校的比例。这样一来,不仅仅清华北大对国际学生降低了门槛,各类高校都为了更加“国际化”,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扩大留学生的规模。
这种做法确实有利有弊,虽然增加了留学生的数量,但同时也容易降低留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过很显然,并不只是清华北大推出了这样的政策。只是由于清华北大树大招风,一个小细节都容易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