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写作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尤其是对一些近期发生的时事新闻热点应用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中,一定能加分不少!
一、环保“最后防线”如何不失守?
环境问题的解决,职能部门和当地政府的积极回应是关键。不按规定上报信息,不能作出专业判断,作为环境保护的职能部门,如此失职无法宽容。当初,瞒报5天后,长治市长在“瞒无可瞒”情况下向社会致歉时,以三个“没想到”解释迟报原因。现在看来,“没想到”除了有敷衍公众、避重就轻之嫌,也与环保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有一定关系。说到底,无论是自己“没想到”,还是被误导了才“没想到”,其背后都是一种失职。
这尤其让人反思。并非每个地方都会发生重大污染事故,但是,在当前中国进入“环境风险期”与“环境敏感期”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地方会面对公众的环境焦虑。就像近期,浙江一企业家痛心于家乡的河流污染严重,以“20万元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公开“悬赏”;春节以来公众对地下水污染的持续举报与质疑,也将山东潍坊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我们的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今后要更多面对的,不仅是如何按规定上报信息、及时处置,还要学会面对公众如何回应,包括如何面对“悬赏”与“举报”,如何及时核实,作出专业判断、正确建议。
二、以自身硬气立信于官
“吃吃喝喝无伤大雅,拿卡收卡不是腐败”。近年来,沿着这种似是而非的朦胧逻辑,会员卡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便宜”,逐渐异化为官商“勾兑”的利器。而各种高档会所发放的餐饮、美容、高尔夫等会员卡,也渐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沾染上了浓厚的特权色彩。正是因为“针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中央领导同志强调,“会员卡虽小,折射出的却是作风建设的大问题,反映的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就此而言,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会员卡清退活动,有着“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从改作风来看,既不容许公开场所的大吃大喝,也不容许隐蔽在会所里的“腐败躲猫猫”,这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细化和延续;就反腐败来说,从会员卡入手“包抄”变相腐败的后路,打击腐败从公开场合向私密领域延伸,彰显了穷追猛打的反腐决心,也体现了“把自己摆进去”的反腐思路。
三、巩固并完善传统的家庭养老机制
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是老年人的最佳养老模式。就老人而言,居住在家里,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物质资源,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安排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保持原来的生活节奏;另一方面老年人可以通过照料孙辈、简单的农业生产等方式在家庭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得到心理上的认同感。政府应该促使家庭养老由传统的道德软约束转变成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使家庭养老逐步由“伦理型”向“伦理型+法律型”转变:加强道德建设和思想教育,大力弘扬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对善待老人的家庭,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提高子女赡养父母的自觉性;依法打击不尽赡养义务甚至虐待老人的恶劣行为,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和典型案例的教育作用;同时对部分由于子女残疾、失业等原因而无力赡养老人的家庭,当地政府和有关社会组织在就业、救济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最后,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和改善农村家庭养老状况,将家庭养老由道德层面上升为制度层面。
四、如何看待日益高涨的反腐热潮
腐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如何预防腐败、如何发现和查处腐败、如何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等等,业已成为各国的执政者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反腐也成为许多国家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近来,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反腐作为第一等的大事进行处理,提倡节俭、限制公款消费、严肃处理各级贪腐案件等一系列措施显示出了当下反腐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中国的反腐问题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双重特征。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所形成的关于“腐败”和“反腐”的矛盾价值观,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心中。一方面是中国人对于腐败的愤恨,这源于中国历史上官僚阶层对于下层人民的残酷剥削;另一方面是中国人对于腐败的容忍,这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族社会中的相互扶持和“裙带关系”。而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在被科学技术所放大和模糊了的时代价值观中,腐败已成为当下人们认识最清晰且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反腐这个世界性的问题,在中国又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而如何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反腐道路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了。
五、生态文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生态文化是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泱泱五千年,中华民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通过人与自然交往过程中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维护和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四项服务功能,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说,中华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更加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生态文化哲学智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伴随和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成为凝聚人民追求梦想、鼓舞斗志的力量源泉。
生态文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绿色发展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由于绿色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内涵,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形成节约资源、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六、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青年一代只有自觉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将个人的幸福融入人民的幸福,尽情迸发青春的力量、尽情挥洒青春的智慧、尽情展示青春的价值,才能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才能最终让梦想变成现实。大好青春时光的激情奋斗、顽强拼搏和无私奉献,也才能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广大青少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必将汇聚起磅礴的源源不断的前行力量。当前,共青团正在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的号召、时代的呼唤,也符合当前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只有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时代深刻变化,青少年思想活跃,各级团组织要适应青少年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要深入基层、走进青年,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为广大青少年实现梦想搭建更广阔的舞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七、飞机驾驶舱里到底能不能抽烟?
在飞机上吸一根烟,潜在的安全风险有多大?翻阅过往资料,1973 年,一架从巴西里约热内卢起飞的飞机没有任何异常却意外坠毁,经查原因竟是垃圾桶里面的一根没熄灭的香烟头引起火灾,酿成123 名乘客罹难的悲剧。无独有偶,1982 年从西安飞往广州的一架飞机也因为未熄灭的烟头引起大火,导致 25 名乘客身亡。万幸的是,此次事件并未酿成重大事故,无人员受伤,飞机没有受损,最终在大连机场安全落地。
案例是最好的说服。尽管航空运输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航空安全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除了飞机状况、天气条件等传统的安全问题外,像吸烟这样的潜在风险不容小觑。
八、“11个姐姐凑钱帮弟娶妻”是牺牲女性权益
男女平等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但牺牲女性权益成全男性的做法却依旧普遍。
山西吕梁的高家有12个子女,唯独最小的儿子是高家唯一的男丁,为了给家中唯一的男丁娶媳妇,11个姐姐集资32万,其中23万用来给弟弟买房。
婚礼当天为了给弟弟送去祝福,11个姐姐穿着标注有1-11数字的红色T恤,按家中排行从大到小逐一上台,对结婚的弟弟说祝福语。村民拍下这段其乐融融的结婚典礼,却引发网友对“重男轻女”“彩礼高”等问题的质疑。
应该看到,网友的担忧,是有一个大背景的,即“重男轻女”的社会语境。
对此我们不必讳言,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不少家庭,生育一定要生到有男孩为止;有的地方为了生儿子做法更为极端,中国的男女比例至今依旧严重失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有资源都向男孩倾斜;将女儿的彩礼钱,用来给儿子娶媳妇……
比如彩礼。舆论对天价彩礼的批评由来已久,很多人都将矛头指向女儿。可学者陶自祥的一项研究发现,“家长为凑足儿子成家时所需要的高额彩礼,为保证儿子这一代香火延续,家长往往只好出让女儿或强迫女儿早婚”。也就是说,在许多农村家庭,把女儿嫁了拿到高额彩礼,才能为家中的儿子支付彩礼娶进儿媳妇,彩礼的本质近于“卖女儿”。有些家庭主宰了女儿的婚姻自由,谁出的彩礼高,就把女儿嫁给谁。这样的做法虽比较极端,但它们的确存在。
九、在诗意里追寻“文化原乡”
“腹有诗书气自华”,用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再合适不过。观众为武亦姝、陈更、彭敏等选手的才华所折服,也为白茹云等普通参赛者的励志故事所感动。
古诗词虽然“曲高”,但“和者众”,从50后、60后到00后,都有着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所以《中国诗词大会》能够靠着“熟悉的陌生题”,大面积地唤起观众的参与感。尤其是在春节这个全家人围炉夜话、共享团圆的节日里,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让团聚别增了思接千载的文化韵味。
很少有哪个民族,能像我们这样,拥有灿若星汉的经典诗篇;也很少有哪个国度,能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古典诗词。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中国诗词大会》以其纵横捭阖的集纳,让观众不禁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由衷钦佩。
“铜雀台”是谁修的?“谢公屐”的“谢公”是谁?“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看”怎么读?类似“日用而不知”的知识,在丰富观众眼界学识的同时,也激发起不少人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既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也注重切身感、共同性,正是《中国诗词大会》触发“传统文化热”带给我们的启示。
十、加强建设现代农业的紧迫感
从当前情况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部分农产品供给增幅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的矛盾已经显现。近年来,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城镇居民人均直接消费的农产品数量开始基本稳定,但对加工食品、绿色食品的消费数量开始明显增加。二是农民表现出对农产品自给性消费减少而商品性消费增加的趋势,同时又呈现出人均消费的口粮下降而对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和水产品消费数量增长的趋势。三是城镇化使农业转移人口直接消费的农产品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鲜菜和食用植物油分别比农民多28%和24%,猪牛羊肉、家禽和禽蛋多51%、136%和87%,水产品多出近2倍。显然,我国当前的农产品供求已呈现“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局面。
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我国对部分农产品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我国是一个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需要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以减轻国内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但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牢记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警示:“我国有13亿人口,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从我国的国情看,再靠增加自然资源的投入来发展农业已没有多少余地,再靠增施化肥农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不仅提高成本更会破坏环境。因此,要端牢我们自己的饭碗,就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舍此别无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