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闱一般指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
秋闱就是乡试。乡试是明清时期科举三级考试中最低级别的考试,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1、乡试是由各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性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考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凡本省科举生员和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两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他官员若干。考试分三次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第一名称为解元。
2、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3、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春闱是指明清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是科举考试名目之一。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是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
秋闱是指明清时期科举三级考试中最低级别的考试,在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试。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而“闱”字,也有宫殿旁门的意思。在科举时代,“闱”也指代考场。所以就有了“春闱”和“秋闱”名称。有词名叫“闱墨”,是清代每届乡试会试的试卷,由礼部选定录取的文章,编刻成书。
第一:春闱比秋闱难度要高。因为春闱是新科进士的选拔考试,考试内容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方面,难度自然更高。而秋闱则是针对已经成为举人或者贡士的人进行的考试,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第二:春闱和秋闱的分数标准也不同。春闱是按照文、武、贡三种标准进行评分,而秋闱只有文、贡两种标准。因此,如果一个人的文化和武艺都很好,那么他在春闱中就有更多的机会。
第三:春闱和秋闱的考试范围也不同。春闱除了考察经史子集之外,还会考察考生的政治思想、文化修养等方面。而秋闱则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化修养和礼仪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