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及成因

文/李娟娟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及成因

成因原理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地貌特点

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溶洞、天坑和竖井等地理现象。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

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洞景观在我国的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分布较为广泛。

如果一个溶洞顶部的某一局部地点受到较为强烈的紊流作用,随着水压增大,溶蚀能力增强,这些地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顶侧凹入的弧形面,这样的地貌称为石锅。边槽是指溶洞的边壁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向洞测凹陷的槽状地貌。这两种溶蚀地貌在溶洞中很常见。

堆积地貌是溶洞景观中的精华部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溶洞中你尽可以欣赏那神奇的洞天世界。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

天坑和竖井主要是由于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重庆和四川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小编推荐

1.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2.浙江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3.雨水节气意味着什么 有什么天气特点

4.2023高职单招的自我介绍怎么写 怎么说更有特点

5.什么是高考志愿提前批次 有什么特点

6.西汉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吗 有什么特点

7.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什么 有哪些影响

8.沉积岩的特点有哪些 形成过程是什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沉积岩的特点有哪些 形成过程是什么

23-01-30

丹霞地貌的成因有哪些 形成过程分析

23-01-30

青藏高原气温低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因素有哪些

23-01-30

河流汛期长短和什么有关 影响因素是什么

23-01-30

温室效应的意思是什么 有哪些影响

23-01-30

晨昏线太阳高度角是零的原因 如何计算

23-01-30

我国山脉呈什么状分布 特点是怎样的

23-01-30

地球板块运动会造成地震吗 发生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