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

文/何玉华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

DNA双螺旋结构

1952年,奥地利裔美国生物化学家查伽夫测定了DNA中4种碱基的含量,发现其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数量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的数量相等。这使沃森、克里克立即想到4种碱基之间存在着两两对应的关系,形成了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配对、鸟嘌呤与胞嘧啶配对的概念。

双螺旋模型的意义

双螺旋模型的意义,不仅意味着探明了DNA分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提示了DNA的复制机制:由于腺膘呤(A)总是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膘呤(G)总是与胞嘧啶(C)配对,这说明两条链的碱基顺序是彼此互补的,只要确定了其中一条链的碱基顺序,另一条链的碱基顺序也就确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版,即可合成复制出另一条链。

克里克从一开始就坚持要求在发表的论文中加上“DNA的特定配对原则,立即使人联想到遗传物质可能有的复制机制”这句话。他认为,如果没有这句话,将意味着他与沃森“缺乏洞察力,以致不能看出这一点来”。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论文后不久,《自然》杂志随后不久又发表了克里克的另一篇论文,阐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

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

1.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双螺旋结构。

2.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构成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的碱基间能过氢键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规律(A和T;G和C)。

脱氧核糖核酸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主要功能是信息储存,可比喻为“蓝图”或“食谱”。其中包含的指令,是建构细胞内其他的化合物,如蛋白质与核糖核酸所需。带有蛋白质编码的DNA片段称为基因。

小编推荐

1.DNA双螺旋结构

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3.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DNA双螺旋结构

22-12-07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什么 相关公式是怎样的

22-11-28

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什么 有怎样的性质

22-11-28

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什么

22-11-28

双水解离子方程式有什么 相关知识整理

22-11-27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整理 有哪些好记忆的口诀

22-11-27

物质的溶解性规律是什么 有什么记忆口诀

22-11-27

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 相关知识介绍

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