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是兴起于北宋,盛行于明清两朝的科举应试文体。因其思想陈腐,形式刻板被人们所诟病,如今已成为陈词滥调或者死搬硬套的代名词。
八股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帖括”,也就是概括地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在明朝,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考试时,题目也固定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中。其主要特点是文章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排偶八句,故又名“八股文”。
明朝科举考试所采用的八股文格式来源于元朝的“经义”文体,这种文体是专门为考试而创造的一种文章形式。自隋唐开科取士以来,考试文体历经数次变化。唐朝采用“诗赋”,宋代采用“经义”,元代采用“经义”“经疑”,即“经义”与“经旨”相结合的文体,而八股文的诞生,则是在明代的创新。
1、八股文内容和形式上过于单一,范围仅为四书以内的内容,其他书籍不在考试范围之列,这就导致大多数学子不会学习其他如法家、道家、诗文等内容,虽然目前能维护统治者政权,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导致中国文化带的断裂,除了四书没有其他文化。
2、明清两代的八股文严重束缚了学子们的精神思想,学子们不懂得应用和变化,只会死记硬背,一旦掌握了八股文的规律都能榜上有名,中西方两近代上的的差距从明清开始。从西方文艺复兴开始中西方的差距就在拉大,文艺复兴促进了西方文化的繁荣为工业革命注入了灵感和大批优秀工程师,此时的明清八股文严重限制了民众的创新意识,为清末中国受到外国欺辱留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