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并不是靠抢来实现的。征集志愿是高校招生录取中的一种录取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让考生更加自主地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从而提高录取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在征集志愿的过程中,大学会将学校和专业的招生情况公示,包括招生计划、招生条件、学科设置、专业特色等信息。
1、量力而行,服从调剂
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尤其是参加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冲刺名校而落榜的高分考生。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2、梯度填写,“稳冲保原则”
征集志愿要想成功率更高,也要讲究技巧性,那就是第一个征集志愿要冲一冲,报的稍高一点,这样也不枉费自己的分数,第二个征集志愿要稳一稳,就是选一个跟高考分数差不多的学校专业,第三征集志愿要选一个保底的学校专业,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能走上的,就是选分数低的学校和专业,保证有学校读。
征集志愿一般都能报好几个学校和专业,所以同学们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可以把想去的学校和想读的专业写在最前面,因为录取是遵循志愿的,写在前面就会先录取,否则被不想去的专业录取了也会后悔的。
征集志愿有捡漏的可能性,但并不容易。
征集志愿是在常规录取批次结束后,部分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而进行的补充录取。在征集志愿中,一些考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已被录取的机会,或者部分院校因为报考人数不足而出现剩余计划。
然而,要成功捡漏并非易事。原因如下:
竞争依然存在:虽然是征集志愿,但仍有许多未被录取的考生参与,其中不乏分数较高的同学。
剩余专业有限:往往剩余的专业可能不是学校的热门或优势专业,或者是对考生有特殊要求的专业。
信息不对称:考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征集志愿的信息可能不全面,难以做出最准确的选择。
例如,有的考生在征集志愿时发现有一所较好的学校有剩余计划,但该专业是自己完全不感兴趣或不擅长的,最终还是放弃了填报。
但也有少数幸运的情况,比如某考生分数不算特别高,但因为对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比较合理,且敢于尝试,最终在征集志愿中被一所不错的学校录取。
虽然征集志愿提供了捡漏的机会,但考生不应盲目填报冷门专业。选择专业时需结合自身兴趣、优势和职业规划进行慎重考虑,而不是仅仅因为有空缺就填报某个专业。
虽然有些院校在征集志愿阶段可能有空缺,但并不代表它们是理想的选择。仍然要关注院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综合因素,确保自己选择的院校符合个人发展需求。
8.2024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 如何查询大学录取通知书